影响豆粕蛋白和水分的因素 -九游会网页版

九游会网页版
影响豆粕蛋白和水分的因素
2014-10-27 10:37:49      来源:
豆粕的蛋白是其重要的质量指标和经济指标。作为一种高蛋白质,豆粕是制作牲畜与家禽饲料的主要原料。实验表明,在不需额外加入动物性蛋白的情况下,仅豆粕中所含有的氨基酸就足以平衡家禽和猪的营养,从而促进牲畜的营养吸收。在家禽和生猪饲养中,豆粕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。
一、影响豆粕粗蛋白质的因素:
1、大豆原料本身所具有的粗蛋白质、水分、含油率、杂质含量及纤维素等。
在原料其余指标值不变时,大豆的粗蛋白质、水分和含油率各与豆粕的粗蛋白质成正比,而杂质含量与其则成反比。
    大豆原料的粗蛋白质含量的高低是起决定作用的。当地大豆相较进口的大豆的蛋白含量高,但含油较低,因此,我们会用当地的大豆来生产高蛋白豆粕;进口大豆中高蛋白高含油原料(如巴西大豆)也是生产高蛋白豆粕的主要原料,而低蛋白高含油原料(如美湾和美西大豆)则主要用来生产普通豆粕。
    进厂大豆中一般会含有无机杂质(泥土 沙粒等),有机杂质(豆杆 豆荚等)和含油杂质(病虫害粒和混入其他油料种子)。在生产过程中,原料在进设备之前我们必须尽最大可能的将杂质清除掉。这样有利于提高油脂和饼粕的质量,同时减少油脂总消耗,提高出油率;我们一般要求大豆清理后的杂含量不得超过0.05%。
2、预处理的烘干、软化、胚片的厚度、含水量。
软化的基本原则是含油较低而水分较低的油料,软化温度要高;反之,软化温度要低。大豆的软化时间一般控制在20min左右,回转干燥器控制在10-15min。软化的水分一般控制在15%左右,温度在80℃左右;最终的结果是豆瓣不应有白心,口咬不粘牙,手捏是有软而熟的感觉。质地柔软,内外均匀。油料破碎可使其表面积增大.有利于软化时水分和温度的传递。软化可调整大豆的水分和温度.使其具有适宜的可塑性.利于轧坯。
通过轧胚的胚片要薄而均匀,粉末少,不漏油,手捏发软,松开散开,无扎手的感觉;大豆轧胚的胚片厚度要控制为0.3-0.4mm;粉末度不小于5%。
烘干温度过高会使油料中的蛋白变性,因此我们要严格控制蒸炒时的温度,蒸炒的高温度控制在120℃-130℃。
最终,预处理的入浸水分应控制在8%-10%以内,如果水分大于10%,豆胚渗透不好,易膨料,不利于浸出。水分高会使蒸脱烘干工序增加负荷和能耗。因此,含水量对蛋白质又直接的影响。温度一定,豆粕中含水量越少,蛋白质含量越稳定;反之,蛋白质含量越易变性。
    3、浸出车间湿粕的蒸脱。
影响蛋白质含量的因素,主要在浸出车间湿粕的蒸脱过程中对温度,水分,停留时间的控制,保证蛋白质含量的几个条件:
○1豆粕在蒸脱层要控制温度,受热均匀,出粕要均匀,温度控制在85-90℃。
○2豆粕在蒸脱层的停留时间要基本相同;停留时间控制在30-40min。
○3间接蒸汽压力要控制在3.5-4.0mpa。
此时,得到的豆粕蛋白含量高,水分低,豆粕呈现浅黄色和浅黄褐色,颜色也合格,符合国家标准要求,使用价值高。
    4、豆皮脱除率。
豆皮脱除率也影响到蛋白的含量。为了得到高蛋白豆粕将不含有蛋白的豆粕脱除。豆皮中更多的是纤维素、半纤维素、果胶、木质素。豆皮的脱除也就大大的提高豆粕中的蛋白含量,经生产实践得出:脱1%豆皮可使豆粕蛋白提高0.5%左右,添加1%豆皮可使豆粕蛋白降低0.5%左右。
二、豆粕水分的影响因素。
    豆粕水分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大豆原料水分,生产过程中预处理胚片水分和烘干后胚片的水分的控制,除此之外,蒸脱机(dtdc)是控制水分的关键设备,特别是蒸脱机的热风层的产量、风量、风温等,均是影响豆粕水分的直接因素。
上一篇:持续创新 提升竞争力 ——集团获得一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
下一篇:母猪不发情原因分析和调整办法 `
网站地图